文献中心
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三):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刘建京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当飞利肝宁胶囊和联苯双酯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的稳定性和消退血清总胆红素的作用。 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122例,分组,Ⅰ组65例,服用当飞利肝宁胶囊,每次1克,每日3次:Ⅱ组57例,服用联苯双酯,每次6毫克,每日3次.用药期间和停药之后每二周检测一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总胆红素.  结果  用药期间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联苯双酯强于当飞利肝宁胶囊,但停药后稳定性不及后者;用药期间消退血清总胆红素作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强于联苯双酯. 结论  当飞利肝宁胶囊能够持续稳定降低血清转氨酶,可以消退血清总胆红素,可以作为临床降酶保肝利胆的常规治疗药物.
	主题词      当飞利肝宁胶囊   联苯双酯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清总胆红素
	    当飞利肝宁胶囊是以龙胆科植物当药的提取物与水飞蓟素配伍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益肝退黄之功效,具有降低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促进胆汁分泌排泄的作用。联苯双酯能有效降低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移酶水平,降酶速度快且幅度大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选择以上两种药物组对照比较它们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用的稳定性和消退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122例,慢性乙型肝炎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1--20年,年龄18--60岁之间,男性94例,女性28例。
	1.2 入选标准: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胆汁淤积型肝炎、重型肝炎、血清总胆红素大于85.5μmol/L的肝炎病例排除在外。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Ⅰ组65例,服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30114),每次1g,每日3次,疗程60天。Ⅱ组57例,服用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药厂生产批号03030101),每次6g,每日3次,疗程60天。
	2.2 检测方法:肝脏功能检测血清ALT和TBIL。用药前检测1次,用药过程中每2周检测1次,停药后每2周检测1次,观察60天。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用药期间血清ALT、TBIL的变化比较:(详见下表)
| 
						肝功能 | 
						组 别 | 
						治疗前 | 
						第二周 | 
						第四周 | 
						第六周 | 
						第八周 | 
| 
						ALT 
						(U/L) | 
						Ⅰ 组 | 
						280.6±1.4 | 
						212.5±1.1 | 
						156.8±1.2 | 
						94.2±1.1 | 
						39.4±0.8 | 
| 
						Ⅱ 组 | 
						293.8±1.6 | 
						178.2±1.4 | 
						74.7±0.9 | 
						43.5±0.5 | 
						28.7±0.4 | |
| 
						TBIL 
						(U/L) | 
						Ⅰ 组 | 
						83.8±1.2 | 
						63.2±1.4 | 
						33.2±1.2 | 
						18.5±0.6 | 
						10.1±0.4 | 
| 
						Ⅱ 组 | 
						81.7±1.5 | 
						77.8±1.3 | 
						64.5±1.1 | 
						39.2±0.8 | 
						21.8±1.2 | 
	    两组降低血清ALT作用比较:两组在第4周、第6周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优于Ⅰ组。
	    两组降低血清TBIL作用比较:两组在第4周、第6周、第8周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优于Ⅱ组。
	3.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Ⅰ组中62例接受停药后60天的观察,血清ALT再度升高18例,占29.03%。Ⅱ组中55例接受停药后60天的观察,血清ALT再度升高38例,占69.09%。
	4   讨论
	    降酶保肝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传统的降酶保肝药物如联苯双酯停药后出现ALT再度升高的现象临床普遍存在,是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为此,我们进行了本临床研究,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与联苯双酯保肝降酶的疗效对比。结果表明,治疗前期,联苯双酯降酶的速度略快于当飞利肝宁胶囊,在治疗后期,当飞利肝宁胶囊降酶的效果与联苯双酯接近,均恢复到正常值。停药后两个月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组转氨酶再升高较明显低于联苯双酯组。当飞利肝宁胶囊组降低胆红素疗效明显优于联苯双酯组。这主要是当飞利肝宁胶囊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不同于联苯双酯。当飞利肝宁胶囊通过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形成,减轻细胞间质的炎性反应,保护肝细胞膜正常结构,并恢复线粒体正常功能,改善肝脏代谢等作用,从而减少ALT自受损肝细胞内逸出,达到降低ALT的效果并表现出降酶的稳定性。[1][2][3]
	    综上所述,当飞利肝宁胶囊降酶效果平稳持久,在其停药后降酶稳定性优于联苯双酯。降低胆红素效果好于联苯双酯。所以,当飞利肝宁胶囊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肝炎保肝降酶利胆的常规药物。
	[参考文献]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分会。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6):324-329
	[2]   胡若琪,等.獐牙蔡甙对实验大鼠肝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4(1):35-37
	[3]   王兵,蒋朝晖.齐墩果酸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2,27(7):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