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心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常见的两种类型,绝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心肌灌注不足,可逆性心肌缺血为心绞痛;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发展为心肌坏死,则为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从血栓形成到心肌坏死不过数分钟或几小时,30%的急性心梗病人还没来得及送医院抢救就已死亡。心梗是冠心病病人的最大威胁,有些心绞痛患者,往往认为只需要在胸痛时服药,症状缓解了就没问题了,结果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如果在心绞痛还未发展成心梗前坚持药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以下并发症:
    一、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坏死后,心肌的射血功能减弱,出现肺水肿及低血压。特别是老年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死亡率较高;
    三、心源性休克:若心肌坏死的范围很大,可产生严重的心力衰竭而导致心源性休克,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经过治疗的死亡率仍高达50%-80%;
    四、心脏破裂: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左室流离壁破裂,病人往往迅即死亡,室间隔穿孔及乳头肌断裂可迅速加重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冠状动脉早期再通可减少心肌坏死范围,起到预防心脏破裂的作用;
    五、心室室壁瘤:室壁瘤并非心脏肿瘤,大面积梗死的病人易于发生;
    六、栓塞:常在起病后1—2周发生。主要为梗塞区心内膜附壁血栓的脱落,可出现胸部或其他部位的相应栓塞症状;
    七、心肌梗死后综合症:多发生于心肌梗塞后2—4周,可反复发生,每次发作持续一周左右。发病原因可能是机体对坏死心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反应。
 

                      

                   (引自《老年文摘》网站中国老年网)


  • 上一篇: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下一篇: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